春末的晚自习,教室外槐花的香气与台灯的光晕交织,我抬头时,正撞见您伏案批改作业的背影。您手边的保温杯早已凉透,眼镜片上还沾着粉笔灰,却依然逐字逐句圈画着我们的作文——这画面像一帧定格的电影镜头,让我想起三年来无数个这样的夜晚。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日渐单薄,而您用白发与皱纹写就的陪伴,却让这份师恩愈发厚重。
记得高三第一次月考后,我的数学成绩跌至谷底。那日放学,您叫住垂头丧气的我,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展开满是红笔批注的试卷。"函数图像不是迷宫,坐标系里也能找到诗意。"您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抛物线,将枯燥的公式串成星辰轨迹。当我终于解出压轴题时,窗外已繁星满天,而您沙哑的嗓音里仍带着笑意:"你看,困住你的从来不是题目,而是不敢落笔的胆怯。
您总说"文字是有温度的",于是每周的作文讲评课成了最温暖的期待。我的议论文曾被批评"空有辞藻,不见筋骨",是您用红笔勾出《论语》的哲思、苏轼的豁达,教我以文化底蕴浇筑思想骨架。如今我的文章里,既有您赠予的"会发光的形容词",也有您用戒尺丈量出的严谨逻辑。
百日誓师那天,焦虑如潮水般漫过教室。您却抱着吉他走上讲台,用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驱散我们的惶恐。"高考不是独木桥,而是你们跃向星海的跳板。"课后,您在我的笔记本扉页写下泰戈尔的诗句:"尽管走下去,不必逗留着采鲜花来保存,因为这一路上,花自然会继续开放。
流感肆虐的深冬,您顶着高烧陪我们晨读,止咳糖浆与测温枪在讲台上堆成小山。有同学因家庭变故陷入抑郁,您连续三个月带她晨跑,让操场上的晨曦化作治愈心灵的良药。这些细碎的温暖,比任何励志标语都更有力量。
您教会我们的,远不止答题技巧。当我们在"内卷"焦虑中迷失时,是您用张桂梅校长的故事提醒:"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,而是把灯点亮";当我们沉迷快餐文化时,是您带我们走进《红楼梦》的园林、《史记》的烽烟,让传统文化的根系滋养浮躁的灵魂。
最后一次班会上,您把三年来偷拍的影像制成短片:运动会上摔倒又爬起的倔强、艺术节合唱跑调时的哄笑、模考进步时欢呼的雀跃……镜头里的我们哭过笑过,而镜头外的您始终静默如大地,托举着所有青春的绽放。
亲爱的老师,明天我们即将奔赴考场,而您又将回到三尺讲台,迎接新的轮回。请放心,您赠予的星光已照亮我们的行囊——那些被知识点亮的深夜、被温情浸润的岁月、被理想重塑的品格,终将化作我们面对世界的底气。
待到他日槐香再起时,愿我们能带着大学的捷报归来,对着粉笔灰染白鬓角的您,郑重说出那句藏在心底的: "山河万里,幸得与您同程。"